2025中国化工学会能源、材料与化工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
中链企通环保网
8月7日上午,2025中国化工学会能源、材料与化工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包括15名院士在内的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兰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深度发展需求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共享最新成果,加快推进甘肃省绿色石化化工集群建设,蓄势赋能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会以“新时代中国能源、材料与化工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结合甘肃省兰州市相关产业发展需求,为产业界、教育界、地方政府搭建沟通平台,为全国能源、材料、化工、智能化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学术讨论与交流的平台,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联合创新的目的。大会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主办,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兰州大学、常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

致辞嘉宾:兰州市副市长阮强

致辞嘉宾: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华炜

致辞嘉宾: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石化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院长杨卫胜

致辞嘉宾:兰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勇平院士

致辞嘉宾:兰州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文学
徐文学在致辞中说:“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材料是产业升级的基石,化工是科技创新的摇篮。这次大会聚焦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转化,加快赋能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石化企业依靠技术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前沿技术的交流碰撞,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转化,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大踏步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石化公司石油炼制首席专家高雄厚
华炜在致辞中说: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攻坚之年。能源、材料与化工,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突破关键材料瓶颈、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重任。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我国能源化工产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亟需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发展难题,抢占未来制高点。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教授张平祥等院士、专家、学者,围绕新能源与储能、化工新材料、绿色合成与催化、化工装备与环保、双碳与节能技术、化工智能化技术等研究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探讨高性能润滑油脂的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超导材料及强磁场应用、单分子层分子晶体等科技创新成果,分享能源、材料、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转化应用。


能源、材料与化工行业作为我国产业其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的角色。本次会议聚焦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与转化,通过搭建跨领域交流平台,汇聚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专家的智慧与资源,为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打通关键链路。会上,前沿技术的深度研讨、新工艺的实践分享、新产品的展示交流多维度协同互动,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和引领作用。
本文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