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格林美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格林美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025-09-23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3

  A股上市环境企业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林美)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9月22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下称“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上刊登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需要
 
  此前,格林美于8月24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明确表示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及管理,经充分研究论证,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同日,格林美还宣布聘请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次发行上市的审计机构。
 
  此次赴港上市也将成为格林美继2010年深交所上市、2022年瑞士GDR发行后的第三次资本市场突破。格林美表示,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上市重点布局欧洲、东南亚等市场。《时代周报》采访格林美工作人员得知,其“出货量中有一半销往海外,终端需求主要源自欧洲市场。因此,国内产能对我们影响并不显著。我们的下游正极材料主要服务于韩国和日本的电芯厂。最终,这些产品出口至欧洲。”
 
  政策层面,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港交所同步降低H股最低发行门槛,为格林美等企业开辟融资新通道。
 
  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招股书显示,格林美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以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亦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其以开采城市矿山的商业模式来“消除污染、再造资源”,遏制全球温室效应推进减碳与碳中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自2001年成立以来,格林美围绕自身业务的循环经济形成涵盖关键金属资源、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领域、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模式。
 
  格林美分析认为,在环保政策与资源安全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关键金属的回收利用将日益显现其重要性,比如镍,中国镍需求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33.55万吨金属量上升至2030年的123.37万吨金属量,其中再生镍占总需求的比例将从17.2%提升至31.1%。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和3C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回收业务创造了巨大机遇。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报告期内,格林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305.29亿元、332亿元;毛利42.73亿元、37.36亿元、5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175.61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173.38亿元。按不同产品类型来看,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58.2%收入来自新能源材料,其中38.7%来自三元前驱体,为68亿元;12.3%来自四氧化三钴,为21.56亿元;7.2%来自正极材料收入,为12.74亿元。另30.5%来自关键金属资源、5%来自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6.3%来自其他。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格林美在中国、印尼及南非共拥有13个生产基地,并对另外三个生产基地进行股权投资。其客户主要为大型材料生产商、电池生产商及贸易公司,供应商主要包括国际大型金属及矿业公司、硬质合金制造商、锂电池制造商及汽车生产商。
 
  格林美提示,该申请资料为公司按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香港联交所的要求编制和刊发,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料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和修订。
 
  截至发稿,格林美总市值达377.15亿元。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附件:上市申请书.pdf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5190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