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中持股份易主,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中持股份易主,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2025-10-28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5

  长江环保集团转让中持股份股权,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有企业愿意接手;坏消息是,只有一家。10月13日,长江环保集团开始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其所持中持股份的全部股权。到了10月26日,首个公开征集期结束,有一家意向受让方提交了申请。
 
  这家意向受让方,是一家半导体公司——江苏芯长征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长征”)。不过,芯长征提交申请,也只是转让事件有了初步的进展。未来,该企业还需要通过长江环保集团的评审,然后双方正式签约,并且还要通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这笔交易才算最终落停。
 
  现在就说中持股份寻得新主,长江环保集团清仓退出,还为时尚早。
 
  1 长江环保集团转让中持股份股权,一家企业报名
 
  长江环保集团转让中持股份股权一事,是在今年8月启动的。
 
  8月14日,中持股份收到长江环保集团发来的告知函,经长江环保集团内部决策确定,长江环保集团拟转让其所持有的中持股份全部股权,共63,132,978股,占中持股份总股本的24.73%。这些股份的性质全部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转让方式也是公开征集转让。
 
  因为长江环保集团是中持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如果这次转让完成,将导致中持股份第一大股东变更。不过,这只是长江环保集团的内部决定,要想落地实施,还需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机构的批准。
 
  到了10月,批准通过了。10月11日,中持股份再次收到长江环保集团的告知函,经国务院国资委预审核,同意其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公司的全部股份。
 
  主管部门批准,意味着征集可以开始了。于是,在这次公告中,中持股份详细说明了转让股份的数量、转让价格、拟受让方条件、征集有效期限等具体信息。转让价格为“不低于8.72元/股”,征集有效期限是10个交易日,即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0月24日(若首个公开征集期满,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则按照10个交易日为一个周期顺延,直至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或公告终止征集)。
 
  到了10月26日,也就是首个征集有效期结束后第三天,中持股份收到长江环保集团函告,本次征集共有一家意向受让方提交申请材料,这家意向受让方就是芯长征。
 
  公开信息显示,芯长征于2017年3月在贵州注册成立,是一家集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与封装制造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硅基芯片及模组系列、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及模组系列(SiC、GaN)及功率器件检测装备。
 
  公司总部坐落于南京,生产制造基地则在山东荣成,同时在深圳、武汉、西安等地设有办事处。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其中研发占比40%。已申请各项知识产权164项,已获得授权国际专利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外观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6项,集成电路布图14项。
 
  未来,长江环保集团将按照有关规定,尽快组织评审小组对芯长征进行评审。如果对方通过评审确定为合格受让方,双方还需要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并通过有权部门的批准后方可生效及实施。
 
  2 未来还需要通过评审和批准,仍存在不确定性
 
  以上经过,就是长江环保集团转让中持股份股权的全过程。8月长江环保集团内部做出决定,10月初通过国务院国资委预审核,正式开始征集。如今首个征集期结束,有一家企业报名。未来,这家报名企业还需要通过长江环保集团的评审,然后双方正式签约,并且还要再次通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这笔交易才算是最终完成。
 
  因此,距离最终的成功转让,这件事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个事件中,最让“环保圈”感到疑惑的是,中持股份也算是行业内比较有名的一家公司,旗下又有“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这样的明星产品,为什么10个交易日的征集期结束后,只有一家企业报名,而且还是个“外行”?而且这家半导体公司愿意接手,更多的可能还是考虑中持股份的“壳资源”,而不是其在环保行业的含金量。
 
  要知道,这次是公开征集,有兴趣的公司都可以报名。还记得2022年博天环境重组,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当时还有3家企业报名。如果是只有一家企业报名,会导致股权转让有很大局限性,缺乏选择的余地。
 
  对比前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苏伊士出售在华水务资产”一事,当时苏伊士也是要转让水务资产,却有首创集团、中国建筑、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家公司参与竞标。同样是优秀的水务公司,差别为啥这么大?
 
  当然,苏伊士和中持股份确实体量差距巨大,一个是拥有130年历史的国际巨头,另一个则是上市刚刚8年的本土环保公司,本身也缺乏可比性。
 
  我想,只有一家企业报名,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首先,资本市场现在对环保概念股不看好,估值低,这也是今年很多上市公司“去环保”的原因;其次,今年环保行业形势低迷,企业生存困难,导致转让的企业比较多,据说已经有8家环保上市公司易主了,这也导致了“供大于求”。一方面,资本市场不看好,需求少;另一方面,转让标的多,供给多。两者结合,出现“只有一家企业报名”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
 
  3 2024年首次年度亏损,创始人多次减持股票
 
  只有一家企业报名,可能也和中持股份的近况有关。
 
  大家知道,中持股份与长江环保集团的合作始于2020年。这一年12月,中持股份宣布引入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江环保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长江环保集团进入后,给中持股份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中持股份2023年年报显示,以与长江环保集团战略合作为契机,公司持续推进战略南移,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5.81%。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2024年,受行业大形势影响,中持股份出现了上市以来(2017年)的首次年度亏损。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同比减少33.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更是减少了171.56%。2025年上半年,中持股份的业绩有所好转,营收虽然只有4.11亿元,同比减少9.67%。但实现净利润1000.39万元,同比增长24.51%。不过,这一数字,仍然大大低于2022年、2023年的同期水平——6000万元左右。
 
  在半年报中,中持股份表示,环保行业整体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行业竞争加剧,环保企业面临客户支付困难的境况。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13.10亿元,占比流动资产的60%左右。2025年上半年,中持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62亿元,同比也减少了56.9%。
 
  公司业绩艰难,与此同时,创始人还在不断减持。
 
  2022年4月,公司前实控人许国栋正式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2024年11月15日,又开始第一次减持中持股份股份,并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72.5万股,套现约1205.98万元。今年7月28日,中持股份公告称,许国栋计划在2025年8月19日至11月18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或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84.50万股,占总股本的2.68%。按照最新收盘价7.82元/股测算,此次套现金额或超过5300万元。
 
  大股东清仓转让所有股权,创始人又多次减持股票,这些举动或许也容易被市场解读为信心不足,从而影响到意向受让方的积极性。
 
  原标题:中持股份易主,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5301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