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深圳市11家游泳池被亮黄牌

深圳市11家游泳池被亮黄牌

2018-12-06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670

深圳市11家游泳池被亮黄牌

  全市286家游泳场所22%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

  市卫生局公布全市286家游泳场所2006年度卫生信誉度评审结果,其中11家游泳池因卫生管理差被亮黄牌。22%游泳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

  据悉,此次评审,全市共有55家游泳场所达到A级水平,179家达到B级,C级41家,D级11家。卫生信誉度只有D级的单位,表示该游泳池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差,卫生行政部门已依法对这些D级单位进行了处罚。

  据市卫生监督所环境卫生科陶科长介绍,对全市游泳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是为有效加强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帮助指导经营单位建立健全的卫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泳池卫生管理水平和整体卫生质量,保障泳客的健康。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从2004年就着手这项工作,对全市取得卫生许可证一年以上的游泳场所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等硬件软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对照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获综合评分90分以上为A级(优秀)、70至89分为B级(良好)、60至69分为C级(合格),低于60分为D级(差)。针对A级游泳场所,由于其信誉度好,卫生监督部门将减少监督频次;对卫生条件不合格的D级游泳场所,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增加监督频次。

  据悉,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信誉度低的D级单位实行强制整改,要求游泳场设立专职或兼职水质质检员,每天定时对泳池水的PH值、余氯浓度等指标进行检测;设立水质公告牌,定时公布检测结果和*高泳客容量;泳池须每天补充新水量3%或5%,卫生监督人员通过独立水表监督其补充新水情况等;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提醒泳客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公德意识,自觉遵守淋浴、浸脚后入泳池。

  市卫生局同时随机抽查检测了20家游泳场水质,共抽取样品33份,检验指标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浑浊度、尿素、pH值等六项,26份合格,合格率为78.8%;不合格7份,不合格率22.2%。不合格指标主要有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对抽检不合格的游泳场所,卫生行政部门已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并督促相关单位予以改进。

             

                             摘自深圳商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559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