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资深法律人士支招夏日进泳池怎样避“雷区”

资深法律人士支招夏日进泳池怎样避“雷区”

2018-12-06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713

资深法律人士支招夏日进泳池怎样避“雷区”

    7月15日电:盛夏来临,游泳池又成了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但泳客众多,纠纷甚至事故在所难免。进入游泳场馆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发生问题后应该如何解决?为了让您在游泳的过程中始终有个好心情,本报请来资深律师和法官,就游泳场馆内经常出现的纠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预防、解决办法提出有效建议。

    遵守泳池规定是对自己负责

    “不注意泳池规章制度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提到泳客在游泳场所里发生的纠纷、争执甚至是伤害事故时,天津游泳运动中心复康路游泳馆办公室的冯主任说了这样一句话。

    冯主任介绍,不少泳客到游泳场所游泳时不注意场所内的提示和公告,有些甚至擅自违反游泳场所的规章制度,其实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对自己很不利。

    他以复康路游泳馆为例,泳池两侧的水深不同,为了明示泳客,游泳馆管理单位在游池附近立上了木牌以示公告,但不少泳客不仅无视该提示,更在泳池内进行泳池严禁的行为,如打逗、随意跳水、潜泳等。冯主任说,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及他人都不负责任的做法,一旦因为打逗、跳水等行为给周围的泳客带来伤害,在工作人员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受害泳客很可能将求助于公安机关或者诉诸于法律,“那时,‘肇事者’需要花费的,就不仅是时间和精力了。”冯主任说。

    “*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游泳者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泳池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游泳环境和心情。”

    冯主任从泳池方面给泳客提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带孩子家长多留“心眼儿”

    按照相关规定,12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在家长陪护下游泳,且每位家长*多只可以带两名儿童入水游泳。“规定的确立就是为了让家长能充分地保护孩子,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家长一下水就自顾自地游了起来,把孩子搁在一边,家长以为给孩子带了救生圈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孩子多动的天性以及其他泳客在游泳池里的活动,很可能会引发一些危险或对孩子造成伤害,到时候,家长可能就后悔莫及了。还有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和亲朋同事的孩子一起去游泳,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根本照顾不过来,让人看着就揪心。”

    因此,冯主任提醒,家长在带儿童入水游泳之前,应该对自身身体素质及游泳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在游泳过程中多留些“心眼儿”,在对儿童做好监护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儿童的身体状况,必要时,提醒儿童上岸休息或适当进食。

    ■水性一般泳客*容易受伤

    俗话说,水里出事的都是懂水性的,但是,据冯主任介绍,在泳池里,水性一般的游泳者其实更容易受到伤害。这是因为,水性一般的泳客因为略懂水性,不喜欢在浅水区游泳,往往会游到泳道中间部位,但是,又由于自身游泳水平一般,在遇到其他泳客游来时,这类泳客*容易因为躲闪不及与对方发生碰撞甚至事故。

    “在泳池中,不慎被别的泳客踢到、抓伤或被人碰掉饰品的事屡见不鲜,在此,我们提醒广大泳客,遇事千万不要冲动,要平心静气地处理纠纷,如果双方解决不了,可向泳池管理人员求助。”冯主任说,“另外,我们建议水性一般的泳客*好选择在靠近岸边的泳道和浅水区游泳,这样更容易避开伤害。”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600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