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6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564
汕头市检测25个泳池卫生合格率达到96%
7月份以来,连续10多天的高温天气让我市大大小小的游泳池火爆起来。不少市民在休息时间选择到游泳池畅游避暑降温,放暑假的青少年学生更是成为“游泳族”的主力,尤其是各住宅小区的游泳池,开放时间里总是挤满放假的孩子。各种各样的游泳培训班近期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那么,我市游泳池的安全、卫生状况如何?到游泳池里游泳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孩子们如何选择游泳培训班?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采访。
正规泳馆更受欢迎
在潮汕体育馆的游泳馆,记者看到,入口处张贴着卫生防疫站水质检查报告单,显示水质抽查合格。正值傍晚,来游泳的人特别多。据负责人梅先生介绍,*近前来游泳的人数猛增,其中,小孩要比大人多。为了确保安全,这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标准泳池配备了4个经验丰富的救生员,水位也降低至1.4米到1.6米,还运用场馆的广播播放安全提示。每天收工前,他们都对淋浴室、更衣室和卫生间和池水进行消毒,3到4天更换一次,以确保清洁卫生。
游泳馆还聘请游泳运动员作为教练,开办游泳培训班,第一期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300人。梅先生告诉记者:“一切都按照有关规定来管理,游泳馆连续20年没有发生过溺水事故。”家住龙湖区的林女士带着小孩来这里游泳。她告诉记者,自己居住的小区也有游泳池,“但这里地方更大,更卫生也更安全,令人放心”。
救生员须持证上岗
就如何规范、监督泳场经营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体育局群体科的王科长。据王科长介绍,人工泳场的开放有严格规定,《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规定》要求,游泳池应设有两个高1.5米以上的救生观察台,配置救生员2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增设1个救生台,1名救生员。游泳场所需设有广播设施、警告牌、游泳池示意图和“游泳须知”等必要的安全警示;照明设备距离水面的高度不低于5米,开放夜场须有足够的应急照明灯等等。
据了解,市体育局和潮汕体育馆每年都开办救生员的培训班,并根据《救生员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考核,获得《广东省体育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的救生员方可上岗。据悉,今年6月26日到7月8日市体育局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共有78人受训。市体育局和市游泳协会还专门组织了48位少儿游泳培训班的教练员进行培训。
王科长告诉记者,他们不定期地对各个游泳池进行抽查,“目前我们已检查的游泳池都是合乎标准的,这些游泳池已经连续3年没有发生过溺水事故”,不过,王科长提醒家长,*好带小孩到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参加正规的游泳培训班,“聘请私人教练也一定要聘请具备教练资格证书的”。
检测泳池水69份合格率99%
在采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公卫科负责人江科长告诉记者,从6月至今,该中心共检测25个单位,合格单位有24个,合格率达96%;检测泳池水69份,检测414项次,合格率为99%,比去年同期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各游泳场所在投放消毒剂工作上有所加强。
江科长指出,不合格的游泳池一般都采用人工投氯方式,没有配备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和消毒设施设备。一些游泳场所的浸脚消毒池形同虚设,设计布局不合理,卫生管理也不到位,游泳者没有经过喷淋和浸脚消毒池消毒就直接下水,很容易把病原微生物带进泳池水中。像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泳池热(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真菌病、肠道传染病(如痢疾)多种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都可以通过游泳池水传播。
江科长表示,在卫生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经营者应该自觉完善泳池设计、水质循环净化系统等卫生设施,按照相关卫生规定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时进行水质自检及换水;游泳场所入口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重症沙眼、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患者进入;加强泳池水的消毒管理,要经过淋浴和浸脚消毒池消毒方能入水。另外,市民也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杜绝吐痰及小孩小便等污染池水行为。本报记者蔡毓生实习生马倩刘超群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604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