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夏日畅快戏水当心“游泳病”

夏日畅快戏水当心“游泳病”

2018-12-06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661

夏日畅快戏水当心“游泳病”

    近日,大连进入了高温“桑拿天”,游泳这项既能避暑又能健身的运动,成为了不少市民休息时的首选。一时间,各大海滨浴场、游泳馆人满为患。而*近记者从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各科门诊患者中,由于游泳而发病的日益增多,不少医生表示,目前已经进入夏日“游泳病”的高发期。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医疗专家,为游泳爱好者支招,在享受夏日快乐的同时避开“游泳病”陷阱。

    1 [病症 ]

    掏出来的“游泳耳”

    西岗区的10岁男孩王聪很小就学会了游泳,*近他的父母正好休年假,便带着他在游泳馆里好好地过了几天游泳瘾。每次游完以后,王聪的母亲都会用棉签和耳勺帮儿子把耳朵中的积水掏净。可是没过几天,王聪还是经常头晕、耳鸣,并出现低烧,整天喊着耳朵疼,父母慌忙带着他来到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

    该院耳鼻喉科主任韩锦华很快得出诊断结果,王聪患上了耳内耵聍栓塞,即俗称的“游泳耳”。耵聍,俗称耳屎,有杀菌及保护外耳道皮肤等作用。而当游泳、洗澡、出汗等情况导致的水进入耳道后,会致使耵聍经水浸泡后膨胀、扩大,阻塞外耳道,出现发胀、疼痛、听力受阻等现象。儿童重症者可能发热,外耳道有渗液、结痂。

    [对策]不可粗暴掏耳

    据韩主任介绍,*近该院门诊的耳部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大多数是由于游泳、洗澡时耳部进水后处理不当而引发,主要病症有外耳道疖肿、中耳积水等,另外还有少数儿童在玩水时用强力水柱或强力水枪灌耳,导致耳膜穿孔。韩主任提醒,游泳或洗澡时耳内进点水,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过一二天即可消除,但千万不能私自乱掏,这样会侵及外耳道壁、鼓膜,造成不应有的急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发作。一旦耳中进水,可采取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另外,下水游泳时,*好将耳朵用耳塞堵住。患有慢性中耳炎者则不宜游泳。

来源:半岛晨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615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