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黑科技”上线,成都东部新区施展广场舞噪声“消失术”!

“黑科技”上线,成都东部新区施展广场舞噪声“消失术”!

2025-11-28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4

  广场正面分贝90,走到背后就骤降至60!近日,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广场上,一幅“声控有序”的广场舞画面格外亮眼:活动区内音乐清晰嘹亮,几步之隔的居民区却安静无扰。
 
  这一神奇变化,正是源于新区全新上线的相控阵定向传声设备,让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噪声难题迎刃而解,也让广场舞团队能安心享受休闲时光,实现了公共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双向舒心”。
 
  活动热闹,居民闹心
 
  曾经“10米之隔”的烦恼
 
  三岔湖广场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核心区域,每天傍晚,广场舞、合唱等文化活动轮番上演,热闹非凡。但这份“热闹”,却成了周边住户的“心病”——居民区与活动区最短距离仅10米,传统扩音器的声音无差别扩散,夜间高分贝噪音长期干扰居民休息、孩子学习,相关投诉反复出现。
 
  “我们也不想扰民,但跳舞、唱歌没音乐没氛围,自带的音箱声音小了听不清,声音大了又怕影响别人。”广场舞领队张阿姨坦言,之前因为音量问题,活动团队和居民还发生过争执,甚至出现过“地盘争抢”的情况,让大家都很尴尬。而对于管理方来说,人工巡查很难实时管控动态变化的声源,“整改完没多久又反弹”,噪声治理一度陷入僵局。
 
  “黑科技”上线
 
  让噪声“有了方向”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7月,成都东部新区生态环境城管局创新推出“定向传声+四维治理”方案,把“黑科技”搬进了三岔湖广场。
 
  这套“黑科技”就是相控阵定向传声设备,由多个小型扬声器精密排列而成,配合专业算法与电子技术,声音形成高度集中的“声波波束”,让活动区方向的声波能量叠加,形成清晰的“可听区”,而居民区方向的声波则相互抵消,声能量大幅衰减。
 
  “就像一个手电筒,只照亮指定区域。”设备运维技术员王超形象地解释,设备能把声音精准“投”到活动区内,避免声音向周边居民区扩散。也就是说,广场舞队员在活动区内能听清音乐,几步之隔的居民区却几乎不受影响,从根源上实现了“动”“静”分离。
 
  除了科技赋能,新区还搭建了“1+3”共治模式:街道制定《广场活动公约》,明确活动时段、音量标准;活动团队备案承诺合规,违规者将被依法依规整治;同时组建“噪声劝导志愿队”,鼓励居民参与巡查。此外,成都东部新区生态环境城管局还组织了集中培训,引导大家用定向传声设备替代自带扩音器,从声源端规范声音传播。
 
  数据有话说
 
  噪声降15分贝,投诉少了66%
 
  如今走进三岔湖广场,有序的广场舞、悠扬的合唱声只在活动区内回荡,周边居民区一片宁静。
 
  数据最有说服力:安装定向传声设备后,周边住宅噪声均值下降15分贝,完全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投诉量同比减少66%,彻底打破了“投诉——整改——反弹”的恶性循环。
 
  “现在晚上开窗通风也不怕吵了,孩子学习效率高了,我们睡觉也香了!”居民王先生竖起大拇指。而活动团队对这套设备也十分认可,“声音清晰又不扰民,我们跳舞也更安心了”,设备使用满意度达到了90%。曾经的“矛盾点”,如今变成了和谐共享的“幸福点”。
 
  试点的成功,让科技降噪的模式有了复制推广的价值。新区生态环境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扩大试点范围,在更多噪声集中的公共空间安装定向传声设备,同时打造“智慧降噪示范区”,将降噪系统融入智慧城市,实现智能调控,让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居民生活的安宁实现和谐共生。
 
  记者 | 卢平
 
  原标题:“黑科技”上线,成都东部新区施展广场舞噪声“消失术”!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5425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