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亳州市“查、测、溯、治”全链条管理,把好入河排污口“总阀门”

亳州市“查、测、溯、治”全链条管理,把好入河排污口“总阀门”

2025-11-27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3

  入河排污口作为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监管成效直接关系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群众身边的生态获得感与幸福感。亳州市锚定“碧水保卫战”核心目标,创新构建“查、测、溯、治”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以精准排查摸清底数、科学监测找准症结、溯源追责压实责任、系统整治破解难题,全方位规范入河排污口管理,为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河湖筑牢坚实屏障。
 
  拉网式排查,摸清排污口“家底”。
 
  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市环委办印发《亳州市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与时间节点。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相关部门组建帮扶组,指导县区通过“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的“天—空—地”立体化模式,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排污口分布、排放特征、去向及排污单位等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经“一级排查”确定765条疑似排污口,经人工核查与设备辅助后,最终认定129条,全部建立“一口一档”。
 
  立体化监测,精准“把脉”排污状况。
 
  秉持“边排查、边监测、边溯源”原则,同步开展排污口监测研判,通过现场快测、在线监测等手段,全面掌握水质、水量及污染物种类。对水质异常排污口重点关注、加密监测,建立监测数据台账,为溯源整治提供科学支撑。将认定排污口纳入年度监测计划,构建长效监管体系,对超标排污口督促排查原因,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2025年,全市有水排口监测率达100%;对不具备采样条件的排污口开展“回头看”,待条件成熟后立即监测,实现“应测尽测”。
 
  寻根式溯源,锁定污染“责任主体”。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精准定位排污口责任主体,落实规范化管理第一责任。针对农村污水散排口、城镇雨洪排口等难以厘清责任的排污口,实行政府兜底机制,明确属地政府为责任主体,负责源头治理、排污口整治、规范化建设及维护管理。所有排污口均按标准设置信息公示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动公众参与“家门口”环境治理,提升生态幸福感。目前,全市129条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溯源,实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系统化治理,打通治污“最后一公里”。
 
  遵循“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原则,针对排污口类型复杂、成因各异的特点,实行“一口一策、因地制宜”整治,推动治污从“末端应急”转向“系统根治”。谯城区谯东镇大寺村通过新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解决直排与雨污混排问题;蒙城县涡河大坝河道管理局南侧公厕,采用“小三格化粪池+小型污水处理站”模式,根治化粪池渗漏入河隐患。截至目前,全市25个需整治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100%。
 
  原标题:亳州市“查、测、溯、治”全链条管理,把好入河排污口“总阀门”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5422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